古代名人之人物百科-介之推介绍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6-06-12 17:18:44
我国古代历史上有很多知名人物,了解他们的生平和事迹有利于我们增长见识,同时对我们掌握中国历史也有帮助,为了增加大家对古代名人的了解,下面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古代名人之人物百科-介之推介绍,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阅读。
介之推是春秋时代晋文公的臣子,骊姬之乱发生时,他跟随重耳出奔,但是当晋文公即位时,晋文公忘记了他的功劳,而且他不敢向晋文公请求俸禄赏赐,所以他感到委屈。他决定和他母亲隐居在没有人知道的地方。晋文公后来发现自己的错,但是他找不到介之推,因此把一块田奉给介之推,作为他的祭奠。这个地方就是今天的山西省介休市绵山。
晋献公时,晋国宫廷内讧,公子重耳出逃卫国,卫国不敢收留,于是逃往齐国,途中无食物可吃,只好吃野菜充饥。重耳自幼长在宫中,咽不下野菜。其中有个侍从叫介之推,他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煮成汤端给重耳喝,说是麻雀汤。重耳喝完后连称味道好,后来在赶路时,重耳发现介之推走路一拐一瘸,经过追问才明白真相,重耳感动不已,并许诺回国后定当重赏介之推。后来,重耳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到了晋国,平定了叛乱并当上国君,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跟随他出逃的人都得到了封赏,而晋文公唯独忘了介之推,介之推遂认为自己无功,即使自己不割肉,晋文公一样会被别人帮助当上国君。于是带着老母归隐山林,躲进了绵山。有人为其鸣不平,便作诗来讽刺晋文公忘恩负义,这首诗在市井流传开来,并很快传到了晋文公耳中。晋文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亲自带着大臣们前往绵山迎介之推出山为官,介之推不从,赵衰、狐偃等人非常嫉妒,便献奸计,告诉晋文公说三面烧山,介之推是孝子,为了母亲必定下山。晋文公不知是计,信以为真,而赵衰、狐偃等人却四面烧山,大火烧了七天七夜,等火灭的时候,晋文公率人上山寻找,却发现介之推与老母亲抱着一棵大树被烧死了。文公悲痛难忍,敕令子推忌日百姓不得焚火煮饭,只吃寒食,遂为寒食节。
介之推随晋公子重耳流亡十九年备受艰辛,有割股啖君之功,但重耳返国主政后,介之推拒不以功邀赏,而偕其母隐于介休绵山。晋文公求贤不得,知他是孝子,于是三面放火焚山,逼其出山,介之推母子守志被焚。文公封绵山为介推田,敕令介之推忌日焚火寒食,是为寒食节。第二年寒食节次日,晋文公素服登绵山至介之推被焚的那棵柳树下置祭,发现此柳竟复活了。睹物思人,念及介之推一生追求政治清明的远大抱负,封此柳为清明柳,将此日定为清明节。
由于介子推的忠心耿耿和淡泊名利,一直是中国古代社会极力推崇的的高尚品质,所以介子推在历朝历代都得到了很多的赞誉。民间修建了许多祠堂庙宇,以慰藉介子推的在天之灵。宋天禧元年(1017年),宋真宗诏封介子推为洁惠侯。
另外,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也为介子推的事迹留下了很多著名的诗篇,如:
“士甘焚死不公侯,满眼蓬蒿共一丘”(宋 黄庭坚《清明》); “民间禁火寒食节,绵上遗封莽未耘”(明 愈汝为《过绵山吊介之推》); “但使亡人能返国,耻将股肉易封侯”(明 林魁《寒食题介子祠》) “百年节岁同寒食,万里封疆立介休”(明 吕解元《绵山吊介子》)
以上就是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的古代名人之人物百科-介之推介绍,希望能够加深我们对这些知名人物的了解,更多的名人介绍请关注学大教育网,相信会对增长你的见识有所帮助。
热门资讯

-
高中英语重点短语600例,史上最全,必须收藏!
2021-12-15 -
★2018年马鞍山中考成绩查询于6月30日开始
2018-06-29 -
2018年马鞍山中考招生录取政策出炉
2018-06-03 -
★2018年马鞍山中考普通高中招生录取办法出炉
2018-05-29 -
考试前怎样复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2018-01-19 -
【陆家嘴-图】介绍
2018-01-19 -
【阿须草原-图】介绍
2018-01-19 -
【阿雷峰-图】介绍
2018-01-19 -
【阿陀岭-图】介绍
2018-01-19
热门问题
-
青岛高二学生去学大教育补习怎么样?
2021-09-03 -
秦皇岛高二学生英语差如何能进步?
2021-09-03 -
乌海初三化学成绩差有必要补习吗?
2021-08-13 -
兰州初中生报假期班有什么效果?
2021-06-25 -
深圳学大教育辅导班的费用贵吗?
2021-06-25 -
太原高中生从几个方面选择托管班?
2021-06-18 -
中小学辅导机构哪家比较好?
2021-06-18 -
小升初数学学习技巧有哪些?
2021-06-04